易云平见许大茂这副不以为意的模样,想想今天在后院娄晓娥给自己的那个布兜子,当即决定多说两句。

“大茂哥,你还别不服气,老话说得好,娶妻娶贤,我嫂子虽然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但人家脑子里有东西。”

许大茂“嗯”了一声,有些诧异地扭头看向易云平,见他一本正经的开口,有些意外地问:

“你真这么觉得?”

易云平轻笑一声,稍微压低声音:

“你也不想想,这四九城多少达官显贵,能活到现在的有几个?”

“你老丈人的本事,你看见的也就冰山露出的那一角,嫂子虽然不通家务,但是从小跟在那么个爸身边长大,能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吗?”

“我看她呀,就是局限在这四合院里,每天遇到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显不出真本事来啊!”

“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可你也不想想,要是把金子埋在沙子下面,你还能看见金子的光吗?”

许大茂一听易云平这话,忍不住跟着点点头,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那,那我……”

&nbs|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p; 易云平笑笑,“大茂哥,你什么都好,就是人情世故看不明白。”

许大茂一听这话,顿时一脸的不乐意,他好歹扛着设备到处放电影,自诩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怎么就不懂人情世故?

易云平见许大茂这样,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你呀,还别不服气,你想想你放电影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我说你人情世故看不明白,说的是向上看,比如你们科长啊,处长之类的领导。”

“你想想,你给你们科长、处长之类的领导东西是送出去了,但管用吗?”

许大茂一听这话,顿时没话说了,要是真管用,他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个电影放映员。

也就是年前得了易云平的指导,才当了个小组长。

“那她一个女人就能送明白?”

许大茂有点不服气,自己一个老爷们成天在外头跑都没用,她整天窝在院子里能顶事?

易云平笑笑:“你还别不信,今天回去你就把你们科里的情况给你媳妇说说,再听听她怎么说,你就明白了。”

许大茂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决定回家好好试试,毕竟涉及自己的前程,万一呢?

易云平之所以这么帮助许大茂两口子,主要是原剧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许大茂这个人物。

虽然人家是个小人,但是个真小人,比院子里其他伪君子强多了。

当然,娄晓娥也是个受大时代影响的可怜女人,不应该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

至于过几年起风的事情,还是等过几年再说吧!

两个从澡堂子出来,又请师傅理了发,刮了脸,整个人看起来都精神不少。

回到四合院,易云平见赵小刚竟然在家里等着自己。

“小刚,你今天不下乡?”

该说不说,赵小刚自从进了物资科之后,一天到晚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那份努力科里的人都看得见。

赵小刚点点头:“云平哥,从这个月开始,王副科长给我转正了,我特地过来和你说一声。”

易云平笑着点点头:“好好干,找个机会回村子把户口迁到城里来,等结婚了就可以申请单独的房子。”

现在四九城各个单位的政策基本都差不多,单身没地方住的可以申请宿舍,结婚以后就可以申请单独的房子。

当然,这个是要排队的!

“哎,我知道了云平哥,我一定好好干。”

赵小刚的一张脸几乎笑开了花,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城里人,并且还能有一份工作。

更关键的是,他一个月的收入,就算是比科里的二级采购员还多。

鸽儿市现在的生意,云平哥每个月发给他的工资都比他在厂里上班的工资多。

不过,这件事情赵小刚一直瞒得死死的,就连他亲爸妈也不知道。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一大妈留赵小刚在家里头吃饭,赵小刚摆摆手表示拒绝。

其实,他这才来是想跟易云平要点野味儿,二月小食堂的招待多了起来,李副厂长对采购科追得比较紧。

易云平表示明天要和打井队一起回村子打井,等他去后山再碰碰运气,过两天让赵小刚回村去拿。

第二天一大早,易云平就骑着自行车来到打井队,人家打井队虽然只有十二个人,但有一辆卡车。

看那年纪,估计都能给易云平当爷爷了,不过还能走得动。

托了打井队的福,易云平把自行车丢到卡车后面,跟着众人坐在卡车车斗里,颠得七荤八素,听着一大帮老爷们聊荤段子。

当一辆大卡车进了刘家垣村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惊得瞪大了眼珠子。

大部分村民,这是第二次见大卡车,第一次是易云平盖房子的时候。

大队长刘原和一队队长刘树以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敏捷冲到了大队部。

易云平把吕志介绍给刘原和刘树,这两人握着吕志的手,激动得都快流眼泪了。

那表情,可真是比见了亲妈还要亲!

一行人进了大队部,刘树赶紧招呼门外几个看热闹的汉子进来烧水招待客人。

同时,又派人去找村子里做饭的妇女赶紧烧火做饭,招待打井队的同志们。

没一会儿,打井队众人就喝到了热腾腾的茶水,虽然每个人碗底只放了一点茶叶碎,但大伙儿已经感受到了刘家垣村民的热情。

他们以前也不是没去其他地方打过井,人家招待队长的时候是会泡点茶,但对于他们这些手底下的人,就是白开水。

原本以为,乡下人日子清苦,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结果人家做了一大锅热汤面。

面虽然是粗粮面,但是汤里面煮着干蘑菇、土豆块、粉条甚至还能看见油渣?

这伙食,比他们家里头还好啊!

而且,不光有热汤面,还有咸菜疙瘩,本以为一人一大碗就差不多了,谁知道负责打饭的大嫂说,让他们不够地再去舀,锅里还有呢!

二十分钟之后,打井队一行十二人吃得那叫一个饱肚溜圆,全都在院子里站着。

没办法,吃太多了,坐下肚子顶得慌!

吕志是性格直爽的人,吃饱喝足就开始干活,刘原和刘树带路,吕志带上队里的两个技术员就开始勘测地形,顺带着商量打几口井。

一队的人也知道易云平从城里请了打井队,大人小孩全都跟在刘原几人后面看热闹。

吕志一行人不愧是城里的打井队,在一队的地形来来回回走了三四个钟头,两个技术员就大概确定了适合打井的地方。

一共有五处地方,其中三个地方水肯定少不了,剩下两个地方水应该不会太多,不过要只是村民吃水,应该能吃个四五年。

刘原和刘树闻言大喜,只要村子里能打井,一队的地就能种庄稼,人也有活路了。

不过,两人高兴归高兴,心里还是有点虚。

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一直忙着招待城里的打井队,还没问问易云平到底答应人家什么条件了。

确定了几个打井的地点,天色也不早了,大队部早已经准备好了饭。

众人吃过饭,又安排好住的地方,吕志就带着手底下人早早睡觉了。

刘原和刘树,终于是有时间单独跟易云平见面,问问打井队提的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