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铨在等待时,火光的照映下,飘着蒙蒙细雨。

身边的欢声笑语,让他思绪加深,眸光忽而转到了祝延曲居住的小竹屋。

恍惚间,瞧见她家门口有着一抹光亮。

察觉身边多了一个人,收回视线,去看言青忠。

言青忠目光里有些错愕。

不知道刚才大人的那个冷淡的眼神是什么含义。

到了嘴边的话,一时间不敢说出口,只能静静地站在他身边。

郗铨微微闭上眼眸,内心有着轻叹。

前世与今生不同的事件和人物出现,实属有些畏手畏脚。

担忧显现在面颊上,眉间轻微皱起,缓慢地睁开眼睛,瞧着明亮的火光从逐渐靠近。

郗潜举着火把,精神抖擞,小跑到了村口。

在人群中,看到了郗铨。

“哥。”他的言语中满是喜悦。

在将火把递给身边的郗家军时。

视线就在人群中寻找了起来。

见他这样,郗铨笑问,“你在找什么?”

郗潜在这么多人当中看了一圈。

没能看见她的身影,眼眸黯然,轻轻摇头,“没。”

姜评将火把递给了上前来迎接他的姜规,才向郗铨走去。

姜评眼眸平静如水。

向身后的队伍看去,看着放下来的背篓,里面都是带来的盐矿。

因前世没有姜评这个人,起初郗铨并不知道他出现的作用。

在他说出来要去岩山时,知道了他的第一个作用——寻找盐矿。

第二个作用,想着他看祝延曲时,眼眸温柔。

嗯,情敌,之一。

郗铨也想到了很多的话,可也只是化为了一句,“回来了!”

姜评回应,“嗯。”

他见身边的姜规有些支支吾吾的。

面色也不是很好。

就与郗铨告辞归家。

-

郗铨走到装有盐矿的背篓前,身子笔直,在火光下里照耀中,眼睑垂下。

瞧着村民纷纷开心归家,身边就剩下郗家军三人,与商派的四人。

郗潜眉头微微皱起,不知何故,上前询问,“哥,有问题吗?”

郗铨的指尖从盐矿上收回,“没问题。”

他转身,双手背在身后,面色极为平静地去看与姜规匆匆回家的姜评。

有问题的是姜评。

若换做前世在岩山采盐矿回来的那个人,早就殷勤着来讨要赏赐。

可姜评很平静,他什么奉承话都没说。

就连出发前,连要求都没提。

而跟去的村民和商户,都想着多分得一些盐。

-

祝延曲刚眯着没多久,就听见震耳的号角声响起。

没完了?

睁开眼,瞧见光线从竹屋的缝隙中照进来。

烦躁地穿鞋,脑仁胀痛,双手撑着床沿,闭上眼睛压下怒气。

睁开眼睛,看见素净的绣花鞋鞋尖破了个洞。

统共就带了三双绣花鞋,都在干农活中磨坏了两双。

起身去拿最后一双换上。

又觉得不妥,太糟蹋。

只得重新放回包袱中。

走至门口,透过缝隙向外看去,细雨中,村口聚集了不少人。

天才蒙蒙亮,火光在雨雾中肆虐地飘荡。

采盐队,采藕、芋队同一天归来。

隔着老远,传到耳朵里的满是欢喜的语气。

祝延曲在门后站着,等外面的人都散得差不多,才开门出去。

瞧着矮竹棚下笼子内的鹑鸟正叫着。

懒散地走过去,拎起边上放着的竹筒,提开盖子。

将里面备好的蚯蚓、小白虫倒进竹制的食槽中。

搁下竹筒,转到篱笆墙外,瞧着园子内移栽后猛长的作物苗。

以及在荒地中发现的观音柴,桃,柿子,杏等三种果树,都抽了新芽。

这段日子里忙得脚不沾地,难得有空闲。

祝延曲转身,正推开门。

忽地停住,轻叹一声。

农忙结束,又为吃穿发愁。

推开门,走到正在穿衣的祝兴国身旁坐下。

瞧着还赖床的顾华月,伸手握着她搭在床沿的小手。

顾华月悠悠睁开眼睛,歪着脑袋,喜笑盈盈,声音糯糯的,“小姨。”

祝延曲点点她的小鼻子,“农忙结束,今天又有雨,你们不出门,可以再睡会儿。”

“嗯嗯。”小丫头应着,翻个身继续去睡。

周东盛和祝兴国对视了一眼。

祝延曲捕捉到他们的小动作。

跟着忙了这么多天,也是累得够呛。

-

吃过早饭。

绵绵细雨停住,密布的乌云间破开一条缝,灿烂的阳光直落下来。

祝延曲在园子里拔草,抖掉泥土放在屋檐下,晒干成为引火的草料。

从园子里出来,在屋檐下换掉鞋子,瞧着洗净晾干的笋壳。

弯腰拿起,走进屋里。

“姑姑。”一见她进来,祝兴国就放下手中的木枝,起身走到了她的身边,又瞧瞧她手中的笋壳,“剪鞋样吗?”

“嗯。”祝延曲在归置整齐的竹筐中寻找针线盒和剪刀。

瞧见许多物品,一些景象闪现在眼前。

城墙被敌军用炮炸开,城内乌烟瘴气。

一路上全是逃走的百姓,生在战乱年代,逃也无处可逃,错愕地站在原地发呆,你看我瞪眼,我看你瞠目。

祝延曲微晃了脑袋,打破这些悲惨放的回忆。

外面风声传进屋舍,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

这边挨着村口,有些风吹草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祝延曲那颗平静的心不免警惕起来,放下针线盒,走到门后,透过缝隙去|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看外面的行人。

带头的人正是郗家三兄弟,还有姜评、森和。

身后的青壮年都扛着农具,愉快的谈笑声。

祝延曲收回视线,不再去看。

回屋继续去剪鞋样,眼前飘忽,忽然想到了母亲。

母亲在世时教导她女子除了要学会武术,使用枪械,要学女红。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有技艺在身,到哪都能游刃有余。

祝延曲心乱如麻,一静下来,心思繁乱。

看着手中的剪刀和笋壳,缓慢地放下。

心情浮躁,心思不定,做工就会差。

目光慢慢转移到在沙土上学写字的顾华月,写得认真,还念出来,软糯的声音响彻在耳边。

顾华月写累了,放下木枝,抬起脑袋,看到小姨正往这边看,可爱的脸上,漾开笑颜。

“小姨。”她甜甜的喊了一声,起身小跑,扑到她怀中。

祝延曲伸手抚着她的后背,低眸俯视着她。

顾华月说话逐渐清晰,“小姨,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