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斥候骑兵传回来消息,罗刹人本来已经在增援河关城的路上,在得知河关城下的罗刹军惨败之后,他们马上退回了东河城,选择坚守东河城。

“唉!罗刹人真没种,走到半路又退回去了。”魏五六一副恨铁不成钢地样子。

“他们不来那我们就主动去找他们。”李向东对于罗刹人的选择一点也不意外。S ② 3 u s.ćőm

李向东带领6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赶往东河城。

他同时还派人通知正驻守在瀚北城的叶有为,让他带兵一同赶往东河城下,两部分人马在东河城下会合,他预计叶有为收到命令之后,再从从瀚北城赶到东河城的时候,李向东他们应该比叶有为他们能早一点点赶到东河城。

当李向东领兵行军快要到达东河城时,有斥候来报,前方50里远的安达河口发现有罗刹军驻扎。

“罗刹人不是在东河城吗?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李向东一脸疑惑。

“估计罗刹人也知道东河城的后勤补给很难跟上,不想困守孤城,想趁我们还没合兵,提前跟我们决战。”方鹏飞分析道。

“罗刹军有多少人马?”李向东问斥候队长。

“启禀陛下,罗刹人的防范很严,我们根本没办法靠得太近,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马,只知道他们有大军在前方驻扎。”斥候队长如实回答。

“安达河口,地形复杂,我们贸然赶过去很容易中埋伏。”方鹏飞一脸担忧地说道。

“陛下,末将建议等我们跟叶大人合兵之后,再跟罗刹军决战也不迟。”田纪元建议道。

“是啊!罗刹人估计早就在前方预设了战场,以逸待劳,现在过去跟他们决战有些吃亏。”张大可赞成道。

“就是,我们连日行军,人困马乏,现在不是主动跟他们决战的好时候,更何况他们预设了战场,谁知道他们在附近有没有埋伏。”魏五六也不赞成现在跟罗刹人决战。

“在他们预设的战场上跟他们决战的确有些吃亏,可是放任这么一股生力军离去实在有些可惜。”李向东想了一下说道。

“陛下,那到底是打还是不打?”方鹏飞问道。

“打!难得有机会在野外消灭罗刹军有生力量,不过不能在他们预设的战场上决战。”李向东若有所思地说道。

“陛下您是想要把他们引出来?”方鹏飞马上明白过来。

“说得不错,我们先假装绕路避开他们,如果他们主动追上来,我们就堂堂正正地跟他们决战,如果他们不追过来,我们就在赶在他们的前面先到东河城,把他们堵在东河城之外。”李向东说道。

众将领纷纷赞同。

李向东带领大军作出故意绕开罗刹军的阵地的姿态,罗刹军果然有些沉不住气,开始离开他们原来的阵地,向大华军逼近。

“哈哈,罗刹军果然沉不住气了,主动靠上来跟我们决战。”方鹏飞哈哈大笑起来。

“既然是这样,那就成全他们,传令下去全军集结应战。”李向东冷冷地说道。

传令官马上下达了全军集结应战的命令。

大华军马上停止行军,布设战场,进入临战状态。

双方侦察骑兵频繁互相刺探军情,相遇的时候互相争斗厮杀,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侦察骑兵不断地来回汇报着敌军的情报,罗刹军正不断地向大华军靠近。

没过多久,李向东已经能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到罗刹军的阵营,数万大军黑压压一片,排着整齐的队伍慢慢向大华军靠近。

很快,罗刹军进入大华军远程重炮的射程,李向东当即把手一挥,大声下令:“远程火炮开炮!”

大华军阵地上的火炮先声夺人,纷纷开炮,一颗颗实心炮弹狠狠砸进罗刹军人群密集的战阵,在人群中窜出一道道血肉通道。

罗刹军战场指挥官一面命令步兵顶着大华军的炮弹继续列队前进,一面让射程较远的重型火炮也立即架设火炮进行还击。

李向东的帅旗选择设置在一处高地上,非常显眼,马上成为罗刹军炮兵的重点照顾对象,幸好李向东提前让人在高地上挖好防壕沟,垒好防火炮沙袋。

他的指挥中心就在壕沟里面,只要没被实心炮弹直接砸进壕沟内,他还算是安全的,而且还有厚实的沙袋墙作为防护。

李向东就躲在壕沟里静静地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

随着双方的不断靠近,很快都进入了各型火炮的射程范围,各型火炮全部加入战斗,互相轰击着对方。

大华军有将近8百门各型火炮,而罗刹军的只有4百多门各型火炮,大华军在火炮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质量上也更胜一筹,账面上占据了不少优势。

从实际场面上来看,大华军的火炮明显比罗刹军的火炮更加犀利,这一点罗刹军将士已经很明显的体会到了。

随着两军阵营地不断靠近,大华军中为数不多的线膛枪也开始开火,专挑敌人的重要目标狙杀,给罗刹军中一些重要目标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例如旗手,鼓乐手,疑似军官等目标。

罗刹军之前早已领教过大华军中数量并不算多的“神射手”,给他们的各级军官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于是罗刹人吸取了教训,让前线的各级军官换装士兵的军服,避免被大华军中的神射手点名。

罗刹军中的各级军官混在士兵中虽然躲过了“神射手”的狙杀,但军官穿着士兵的军服,实在是不怎么好辨认,却给罗刹军的指挥造成了一些影响。

不过罗刹军不愧为欧洲强军,训练还算有素,在大华军的优势火炮的轰击下和线膛枪的冷枪打击下,仍然保持着阵型不断地向大华军逼近。

在滑膛枪时代,齐整的队列是排枪射击战术非常的重要一环,这个排队枪毙战术看似呆板,却是火枪时代最为有效和实用的战术,一直到后膛击发枪的出现排队枪毙战术才有所改变。

在中英鸦片战争中,龙虾兵装备着并不算太先进的装滑镗燧发枪,凭借呆板的排队枪毙战术,顶住了清军蒙古骑兵的冲锋,近距离击溃了清军,赢得了战争。

顶点言情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义军更新,第456章 收复东河城1免费阅读。sS 2 3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