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蛟小学的开学震撼了很多人,并且结束了上百年来青蛟村没有学堂的历史。

郑南袖每天早上都要送何子扬和何秀去上学,学校的存在,让她多出了不少时间。

如果没空,她就让何道远去送。她认为父母亲自接送小孩,意义和侍卫不一样,更有利于培养亲子关系。

学校虽然不像青蛟大道那是是全村的门面,但学校的存在,对青蛟村的意义绝不在青蛟大道之下。

她原本还想着,青蛟小学的教学模式,会引起大家的注意。毕竟和私塾相比,学校更适合大规模的教学。但让她意外的是,最后火出圈的却是学校用的书籍和纸张。

在大乾朝,纸张是非常珍贵的物品,寻常人可能见都没见过。

郑南袖拿出来的白纸和精盐一样,直接就是降维打击,无论是色泽还是柔韧度,与以前的白纸都不是一种东西。

当前的时代,纸已经开始取代竹简,成为最流行的信息传载工具,但离大规模的普及仍有一段路要走。无他,成本昂贵,特别是质量比较好的纸。

村里有点见识的,比如说何金水、李忠之流,光是看到纸,就知道办这个学校要花不少钱。

同时心里暗暗打主意,能不能买到一些。他们发现一个规律,大部分郑南袖拿出来的产品,都是可以量产的,而量产则意味着持续的利润。

与纸相比,书更加珍贵。虽然雕版书已经出现,但除了经典,大部分的书仍然是手抄的。

免费发书的事,在私塾可没有先例。

“村长,这些书价值不菲,何不在村口的铺子进行售卖?”何金水大力劝说着郑南袖。

在他看来,这是村子的又一项吸金利器。不多赚点钱,娃娃们读不上书怎么办?

村子一系列的福利,不仅让他,更让每个村民对村子的发展都关心起来。

村口的铺子是公有建筑,是在以前盐铺的地皮上修建的。如今除了卖盐和桃子,还卖果酒,因此名字也改成了青蛟杂货店。

“这些书能卖得出去吗?”郑南袖有些疑惑。

她没敢标新立异,印的书既没有小说,也没有诗词,不过几本普通的启蒙用书罢了。

“不知道这些书作价几何?”

“五百铜板一本,或者二百也行?”郑南袖也不知道怎样定价,她的成本大概是二十铜板,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有技术利润就能这么高。

“这……,这也太……”

郑南袖以为何金水嫌贵,便道:“要不,便宜点也行。”

“太便宜了!”何金水终于吐出下半句。

郑南袖想了想,还是决定定价一百铜板,这样更有利于普及。

在她看来,凡是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东西,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比当作奢侈品来卖要好。

无论在什么朝代,穷人的数量总是更多。

随着纸厂和印刷厂的顺利运行,纸张和书籍的销售终于提上日程。有林召南这个精通商业的人在,可以预见这两个工厂的效益不会差。

游戏系统里的工厂只用来制作一些精品,游戏工厂的缺陷在于规模很难扩大,升级实在太难,只能随缘。

虽然内容不一样,但大乾也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由于林召南在凤栖县发布了大规模的新品预告,售书当天,青蛟杂货店门口排满了人。

对于排队,青蛟村的村民早见怪不怪。

这次排队的以外地人居多,本地村民大多不识字,孩子需要的书学校已发了,他们去买书干嘛?

青蛟杂货店门口张贴着巨大的标语,一百文一本,数量不限!

这几个大字深深吸引着排队的人,他们都没见过,书还有这样卖的。S ② 3 u s.ćőm

钱掌柜也排在队伍里面,他自己的铺子就在对面,因此每次青蛟村有什么新产品,他都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青蛟村的东西一向紧俏,就算自己用不上,用来转卖也行啊。

“我要五十本。”

第一个人的叫喊声让大家都吓了一跳,生怕他一个人就把所|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有的书都买完了。

“我要一百本。”

众人对着他狂翻白眼,还一百本,你咋不上天呢?有你这样自私的人吗?

好在郑南袖预见到了这种情况,第一天的货准备的特别充足。

随着队伍不断前进,终于轮到钱掌柜。

“我要二十本。”钱掌柜小心翼翼的说。

这可不是林召南的钱,而是他的私房钱,能不谨慎吗?

拿到新书,闻到墨香,连他这个伪文化人,也露出深深的陶醉之情。

这样的书,等回头卖了,不赚个三五倍他就不姓钱。

林召南的预计没错,与盐不同,青蛟村的新书以最快的速度流入了彩云城。

林中书屋门口。

“大降价,每本书只要三百文。”一个青衣伙计大声叫喊着,还不停摇着手中的书本。

几个秀才听了,都好奇的走了过来。

书籍什么时候这么便宜了?难道这林中书屋是在做慈善?林中书屋规模不大不小,一向中规中矩,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魄力了?

“伙计,你不会是逗我们玩吧?”几人中,白衣书生脾气最火爆。

“王秀才,我逗谁也不敢逗您老人家啊。你进来看看,这就是我们的新书,这纸质,这装订,三百文绝对是物有所值。就算您老人家用不上,家里的亲人也能用,错过这村可没这店了。”

小伙计手中的一本《百字姓》摇的那是哗哗作响。

“行了,就冲你这句老人家,我要是不买,人家肯定要说我欺负后辈。给我来五本。”王秀才豪气的冲。

拿到书后,身边的几个好友都纷纷围观。

“真的没骗人,这书比家里的还要好。”何秀才道。他家里那本《百家姓》,当初可是花了他三两银子,就这,人家还不是很愿意卖。

我也买!想到这里,他也下定的决心。

见到有几个人买了书,另外几个人也不甘示弱,纷纷掏钱购买。

小伙计说的对,这种占便宜的事,错过这村可没这店了。

青蛟村的书无视所有阻碍,出了青蛟村,进入凤栖县,然后以凤栖县为中心,覆盖到整个彩云州。甚至有商队打算把书带到天南、北原和洛京。

这种利润高风险小的好事,数十年都遇不到一次,还不得赶紧抓牢机会。

顶点言情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带系统空间穿越:我在荒村搞基建更新,第58章 笔和纸免费阅读。sS 2 3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