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确就是这个意思,但还不能太直白,以免让晁英光觉得,她这是在谴责其铺张浪费。

于是便道:“陛下是一国之君,所用规制自然与我不同,我不过一个郡主罢了,能为祖宗祭祀、为璧国百姓祈福,已是天大的福分,又何至于这般耗费。”

这自古以来,也没人说过此话。

更无人提出,祭典耗费颇多,会劳民伤财。

因为无论是在天家还是朝臣眼中,祭典都应该越盛/大越好。

别说璧国,就她所知之燕国,也恨不得一个祭祖办得比什么宴会还花哨。

“郡主此言差矣,祖宗祭祀乃是大事,若在此俭省,岂不是藐视先祖天恩?”晁英光眉毛一竖,那份不悦顿时摆在了脸上。

她当然也知道,晁英光为官多载,从来都是遵循这规矩,按照先前的礼法办事。

要他同意俭省,那简直实在与之说天书。

但晁英光不是不懂,只是像他这样的朝臣,打从心底里觉得,祭祀要比百姓的生死重要。

“据我所知,璧国今年的农赋已高至六成了吧?”她看着晁英光。

晁英光眉头一皱,“那也是户部的事,同我礼部有何关系。”

“商赋也不低,农赋还这样高,除了太祀城,外头的百姓过得如何,晁尚书又可否看见?”她面不改色,语气也没有变化。

可听在晁英光的耳朵里,却让他有些不舒服。

她看着晁英光眼神松动,便继续道:“晁尚书年事虽高,但依长宁看来,既然您能把祭典一事看得如此重要,证明也是个为国为民之人,应当也如长宁所想一致,会盼着璧国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对吗?”

其实关于农赋,她还得感谢姜曹。

那日从姜府带出来的纸上,不仅写了姜家产业如何,还提到了璧国近年之赋税收成。

这些事本应该只有户部知晓,但谁叫人家姜曹是丞相呢。

想要知道这些,又有何难。

倒还让她白捡了个消息。

晁英光这时候已经陷入沉思,连带着众人,也都鸦雀无声。

的确,近年来,璧国虽无征战,国库却并不充盈。

明明农商之赋这样高,那国库里的钱,都用到何处去了呢?

晁英光眸光一闪,顿时抬眼看向她。

她笑而不语。

她今日说起这事,实则有两个用意。

一则,的确是因为知晓赋税,想起掌柜的下场,想起立果,想起那些高/官厚禄|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之人终日消遣,可良民却要死在蛮横之徒手上。

她为这些人不甘。

二则嘛,是因为她还知晓,户部尚书,是姜曹的人。

但户部尚书并不是重点,而重点在,这位户部尚书,还是眼前这位礼部尚书的死对头。

关于这位礼部尚书,又是如何与户部尚书成了死对头,那就得从孝文太后还在世时说起了。

那时孝文太后还在世,又是先皇的生母,自然是颇受敬重。

孝文太后有一侄女,生得美貌,性子温和,正值待嫁之龄。

孝文太后的侄女名曰余馥,单姓一个屈字,是屈家大房的独女。

太后有意在朝臣之子中,为屈余馥则一夫婿。

便看上了晁英光之子晁华清,和那时候还在户部做侍郎的戚阳平之子戚修谨。

要知道,屈家那时候势力不小,能同屈家联姻,那可是捡了大便宜的。

晁英光自诩高风亮节,自觉此事应待太后决议。

但戚阳平为人比较狡诈,觉得自己这时候只是个侍郎,自家门第不如晁家,便没少在背地里给人晁英光使绊子。

晁英光虽然事后得知,自己在朝中吃的那些个亏都是戚阳平所为,但手下没证据,也对此无可奈何。

而戚阳平不仅对晁英光使了不少手段,还陷害人家晁华清。

晁华清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品性高洁,为人也正直,算是公子里面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人。S ② 3 u s.ćőm

因为家中教管甚严,晁华清便从不出入勾栏瓦舍之处,每每府学下课,就回到家中读书,势要今后入朝为官,造福百姓。

可哪知,一日戚修谨相约,邀其一同画舫赏湖饮茶。

照理说,“情敌”相邀,怎么也得多个心眼,要不就不去。

谁知人家晁华清就是不信邪,觉得自己既然是个君子,对方也应该同为君子。

既是君子,就该坦诚之见,不该因着婚姻之事,暗自揣度对方的用意。

指不定,别人不过就是有意结识一番,这多个朋友也不是坏事。

于是,就这么欣然前往了。

去了倒也没事,晁华清甚至觉得,就算有太后择婚在前,他同这戚修谨也不失为能成为好友。

一番品茶之后,晁华清却莫名其妙的醉了。

醒来后,已经身在风月之所,身边躺着好几个女子。

要说晁华清也是单纯,就因为这样,竟羞愤之下跳了楼。

谁也没料到男子竟也会这般“贞烈”,更没想到晁华清这样一个饱读诗书的高洁之人,就这样殒命。

这事过后,晁英光愤怒至极,找到戚家,愣是上门把戚家父子打了一顿,却没法子将其治罪,反倒因此还受了先皇的一顿训。

说是臣子之间,又岂可因争风吃醋就上门教训人家,况且,他还身为礼部尚书。

太后得知此事后,便对晁家有了意见,自然就顺理成章的选择了戚家。

哪知屈余馥早有了心仪之人,便在大婚前日偷偷逃走了。

这事把太后气得不轻,却将罪责全都怪到了晁英光身上。

太后一怒之下将晁英光贬官遣去了蛮荒地,晁家也跟着受了牵连,流放的流放,沦为官婢的沦为官婢。

好好的一家人,家破人亡。

晁英光也算得上刚硬,这件事并未将他打倒,反在蛮荒之地开拓出一番盛景,更是提升了当地经济。

被先皇得知后,先皇也觉得晁英光这事算不得有罪。

在太后去世后的第二年,便将其也召了回来。

回到太祀,晁英光继续做他的礼部尚书,而戚阳平这时候也已成了户部尚书。

晁英光对戚阳平可谓是恨之入骨,这陷害亲生儿子的仇,又怎能忘呢。

但奈何当时都知晓,晁华清是自己跳楼而死,要怪也怪不到戚修谨和戚阳平的头上。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多年,但晁英光心底的仇恨,依旧未减。

也不再像从前,自认高风亮节,反倒只要是有关于户部之事,他总能去掺合一脚,能让戚阳平不好过的事,那更好。

她今日话里有话地提醒了晁英光,国库不充盈恐怕与户部有关。

那晁英光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果然,晁英光对她的态度忽然就变了,变得格外热情,“郡主,当真是心系百姓、心系天下呀!”

顶点言情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后我成了疯批皇帝白月光更新,第130章 心系百姓天下免费阅读。sS 2 3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