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

李鸿基的军队这段时间也遇到一些麻烦,因为马芳来了

这时候的大明朝跟崇祯没得比,那时候人才辈出。而隆庆朝却只有马芳、戚继光两个能打仗的。

戚继光这时候和张秉忠打的焦灼无法回援,而马芳、郭琥则是带着8万精锐部队一路突破了李鸿基五道封锁后在怀来被李鸿基亲自带兵阻拦住了,大冲大杀了四五个来回,愣是突破不了,还死了很多人。

郭琥:马总兵,我理解你救驾心切,可是我们现在只有4万多人能用伤兵都快2万多人了。一个不小心我们会全军覆没的。

马芳:你可知京城现在如何了。

郭琥:如何?

马芳:张鈇武勇不够书卷气太重,王治道恃勇轻敌看,太矮一骑突进迟早吃亏。如果我们不大量拖住李鸿基,三天京城就没了。

又是三天后,马芳又一次交战回来,身心俱疲。而这时候一骑快跑冲进了大营,甚至冲进了马芳的营帐内,马上骑士才掉了下来。

马芳本来已经睡着了,被突然这么一下弄醒了,立马拔刀相向。

骑士被郭琥给弄醒了:老马快点过来是钦差。

钦差:陛下。。。。驾崩了。

马芳听完一口老血吐了出来:新帝有没有出来。

骑士:三皇子为新帝,但徐大人提议迁都南京,禁军已经动员起来,内阁让两位总兵拖住逆贼,之后就可以撤回驻地,无诏不得离开。

郭琥:这些文人到底想干嘛,这种社稷危亡的时候还想着文武之争。还想着打压边军。对了张信他们不是在关外吗,怎么张信这时候不来帮忙。

骑士:。。。。徐。徐首辅不让吴桐放张信的人勤王,说他们会趁火打劫。

马芳:胡闹,这群文人,大明就是亡在他们手上,张信灭了大明直接天津登陆就行,还要等你什么山海关,真当那些水军是张信的对手吗。

而山海关那边于伟每天吃着烤羊肉串、踢着蹴鞠好不自在。直到这天忍者来报:于将军,北京东直门大开3万禁军带着一众皇室成员去往了塘沽,猜测他们准备塘沽南下:南京应该是他们目的地。

于伟:全部忍者出动通知柴田大人、于一芳大人,并通知皇上。其他人跟我一起去北京,记住所有能拿起兵器的人都出发。

2刻钟后,于伟也没组队,有多少就带着多少人冲出山海关,一路遇到城池直接穿城而过,不过也让人大喊:北京破城了、大明亡了,民**来救大家了。

一路永平府望风而降,而蓟镇副总兵董一元直接率兵出去归顺,当年他可是跟着张溶,又跟戚继光的,对于张信可是即崇拜又向往。

而于伟到京城时候发现京城九门紧闭,城内已经被民兵、巡防营接管,北京城的人想与北京同生共死。

不管是于伟还是董一元,直到后面柴田胜家来了,城门就是不开。

这时候京城已经推选了被高拱、徐阶故意留下来的李春芳做了北京城的最高官员。

看着北京城不开门,柴田胜家也没管那么多,而是组织军队开始列阵防御北京的西边,防止李景隆的进攻,而董一元则是带兵南下天津,3天后全面接管了天津塘沽港。

又是5天,郭琥、马芳得知天子已走于是开始撤兵,而李鸿基也没必要去追,但也没想和张信都起来于是带人南下撤往西安。八壹中文網

10天后,北京城还是不开门,但这天早上,有人发现远处出现了皇帝的华盖出现,但这个和大明的像又不是。有点见识的辨认很久才说:这个好像是张信的民国国旗啊。

张信收到于伟的消息后立刻调集了近卫军团和于一芳军团和海军大部直奔天津。

当张信穿着龙袍出现在北京城下时候:李春芳,大明天子已经放弃了北京和百姓。你守卫这里已经没有意义。还是顺应天命吧。

李春芳:我乃大明之臣,死为大明之鬼,我要如于少保一般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除非你让于少保来劝我开门,不然就死了这条心吧。

张信:这小子是不是跟我有仇,找于少保,怎么不让我找洪武帝来劝他,来人给我射死丫的。

张居正:陛下,我和李春芳是同年,我试试劝一下。

张居正拿着铁喇叭:子实,我是张居正。你听我。。。。

啪,李春芳一个火枪打了出去。

张信:那个杉之坊照算在不在。

锅之助:主公,他在南洋好久了。

张信:那就炮轰死他。

于一芳:主公让我来吧。

张信:小芳,你啥时候玩炮了。

于一芳:额,我去说服他吧。

于一芳脱掉头盔,拿着大喇叭来到城下:北京城的百姓们,我叫于一芳,我爹是于允忠,我爷爷是于冕。

张信:小芳咋的了。

张居正:陛下你不会不知道吧?

张信:知道什么。

张居正:于一芳是于少保重孙啊。。。。

张信:什么玩意,于一芳是于谦重孙?怎么他们兄弟俩没说。

张居正:额,于岳是于一芳的侄子,挂在他名下,只是两人年岁只差,7,8岁平时都是兄弟相称。

张信:等下,等下,你是说于岳是于一芳儿子?我操,。。。。。你们怎么都不惊讶。不会这事儿是我最后一个知道吧。

锅之助:于伟是于岳的侄子,柴田胜家的亲兵队长于嵩是于一芳儿子你知道吧。

张信:我不知道。

锅之助:主公,这不符合你八卦的人设啊。丢人。

两人还在聊着的时候,城门开了,李春芳专门跑了出来,对着于一芳就拜。而这时候于岳、于嵩、于伟都来到了于一芳身边。

李春芳:你们真是于少保的后人。

于一芳:如假包换,之前我是杭州荫千户,这是宪宗皇帝给于家的诏书。

李春芳看了看:不错这诏书是对的,我在内阁看过备案。

于一芳:我给您介绍下,这是我族叔的遗腹子于岳,族叔保护我父亲而死,父亲为了这孩子以后的荣华富贵就挂在我名下,不过平时我们还是兄弟相称。这两位一位是我堂侄于伟,一位是我次子于嵩。

“见过李阁老”

张信尴尬的在一旁尴尬的脚指头抠出了半座紫禁城,直到半个时辰后,李春芳才想起来张信。

连忙过来跪拜:大明内阁大学士李春芳见过陛下。

张信:你就别叫我陛下了,你又不是我臣子。

李春芳:我都献城了还不算你臣子?那我回去,你来攻城吧。

张信就是一脚,老李你又调皮了。说着一把拉起李春芳,手牵手进了紫禁城。

张信的办公地点没有选择在金銮殿,而是保和殿,龙椅也搬走了,换成张信自己设计的沙发,朝臣也都没有站着,没人都有椅子,只是分了高低。

这次跟张信来的是他的主要执政班子老大,老二们。

张信:李春芳,我任命你为顺天府尹,迅速整理四九城的政务,让没有去南边的官员、士兵迅速回原岗位报到工作。于一芳我任命你为九门提督此管制统管五城兵马司

李春芳、于一芳:臣遵命。

李春芳你先等下:你把大明最近情况说一下,怎么突然大明朝廷就跑了?李鸿基也不一定能打进来啊。而且我也跟徐阶说了,只要求救我就一定来。

李春芳:徐华亭说,如果找你求救说不定你还要狮子大开口。

张信:求人办事不都要给好处吗,尤其是紧急的时候,而且在狮子大开口,我总不至于要北京吧。现在倒是好,京畿、辽东全不要了。那为什么要逃。

李春芳:我也不清楚,我劝诫第一次就被罢官了,但听说是徐华亭想学学东晋,而且他的势力基本在江南,同时他又成了东林党的领袖,所以。。。。

张信:又是东林党。。。。张居正、盛弘、甄逸陈王道北条氏康毛利元就足利义辉直江景纲大友义镇吕调阳武田信玄卢镗菊亭晴季北田晴具海瑞三好长庆本多正信京极高吉波多野晴通吴为中吴清张鏊你等组成战时议会大明这比事情统筹你们来做,我先带兵整顿和接受。

张居正:陛下,臣以为既然大明把社稷给丢了,我们也有大义存在,您不如顺应天命,昭告天地顺应天命,成为华夏之主。这样也能让北方的大明势力心安理得的归顺不带负担。

张信:这。。。。;。

一众大臣跪下:请陛下顺应天命。

张信:我不是不做,你们谁懂流程,我记得所有懂这块的人都跑南方了。

这时候角落里一个声音传来:陛下,臣等会。

张信一看是两个中年道士。

张信:你们是谁。。。。

本多忠胜:老大,这是陶老道的徒弟王永宁、郭弘经,一直跟着你的啊。

张信:对对对,我给忘了,你们懂就你们安排吧。

第二天,也不管是不是黄道吉日,王永宁、郭弘经就安排张信击败天坛、地坛、社稷坛,还去拜了大明的大庙,表示大明这一代君主放弃了国都,苟且南方偷安。张信将会以洪武帝、永乐帝意志为中心坚守国门,坚守华夏。

同时张信也把国名正式定为:华夏帝国

同时派出十几路信使给各省督抚。并派以张居正为正,李春芳、毛利元就为副的使团去往南京申饬南明朝廷。而张信最喜欢做的舆论攻势也打开了,仅仅半个月远到埃及的十字军都知道了,大明的皇帝被叛军吓跑了,现在张信的华夏帝国是华夏的正统,并且张信准备这年9月把都城搬到北京来,江户将会改名叫东京都,以彰显它曾经重要的历史地位。

而各地收到张信的檄文态度都不一样,王治道直接带兵到了北京投靠张信。

张鈇犹豫很久在张溶劝降下,也投靠了张信。北直隶也在一个月内全部宣誓投诚新政府。

这一个月内

保定巡抚宋纁

宣府镇巡抚杨彩

延绥镇(榆林镇):巡抚郜光先、总兵雷龙。

宁夏镇:巡抚张蕙,谢朝恩

甘肃镇:巡抚先是杨锦,后是廖逢节,以山西右参政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固原镇(陕西):陕西巡抚张瀚、总兵吕经。

全部宣誓投诚新朝廷,不是不忠而是多年来大明昏君频出,老子修道,儿子好色都被自己喜欢的东西玩死了,最后孙子干脆丢下都城跑了,这让很多官员所不齿。

这些人中张信|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没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那个人:马芳。

马芳一直以自己是大明忠臣为己任。于是张信派出了自己的总兵第一外交官:老爹张溶。

张溶带着100骑兵直接来到了大同。张溶可是从小就巡过五边的人,看到边军一点都不犯怵。

大同城门守军看到来人:如果是张信的人就请回吧,我家总兵不跟你们说话。

张溶:瞎了你的狗眼,看清楚,我不是张信的兵,我是大明英国公张溶,让马芳给我滚出来。

很快马芳从城里走了出来:末将大同镇总兵马芳拜见英国公。

张溶:老马,我问你。你是为谁守大同。

马芳:自然是朝廷。

张溶:那朝廷派人来和你换防,你怎么还拒绝了。

马芳:但那个朝廷。。。。。不是。。。。;

张溶:成祖皇帝说什么,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都城没了,社稷也没了,你为谁守。

马芳:可是我是大明的官,不能。

张溶一把抓住他的领子说:记住,你是华夏的官,不是哪一家,哪一国的官。你的责任就是保境安民,御敌于国门之外。内有奸贼你打奸贼,内有昏君你打昏君。这个是我儿子给你的亢龙锏准你上打昏君,下打奸佞,见君不跪,紫禁城骑马。你可以降华夏,降国家,不必降张信。以后不会让你打大明的人除非他们为非作歹。

马芳接过亢龙锏:这是狄公的亢龙锏(狄仁杰也是山西人,自然山西人对于这个本省大人物推崇备至),马芳愿意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溶:回头还是有人来接替你,而你会被安排去做更重要的工作,你要去北京听安排。

马芳:末将遵旨。

顶点言情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在日本战国当贵族的日子更新,第201章 大明终章(中)免费阅读。sS 2 3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