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向左侧看去,除了一个面容娇弱身段风流的姑娘,再无她人。

“我久不在家中,虽来时已听人说,家里来了一位薛姑娘和林姑娘,我瞧着这位妹妹眼生,只不知这位是薛还是林?”

黛玉轻轻施了一礼,柔声道:“民女林黛玉,见过娘娘。”

元春连忙扶起她,笑道:“原来是姑母的女儿,我幼时曾见过姑母,虽然那时年纪小,但仍旧记得姑母倾国倾城的容颜,细细看来,林妹妹的眉眼真与姑母有五分相似。”

黛玉笑道:“娘娘过誉了。”

元春拉着她的手上座,看着下面的诸多灶台似的的锅具,道:“这些都是你的主意?”

黛玉回道:“是政舅舅找到了我和另一位掌柜,我与另一位掌柜合力承办了今夜的省亲宴。”

“方才听宝玉所言,妹妹竟是南玉斋的掌柜?”

黛玉点头道:“正是,双亲俱逝,我一个人,总要想法子某条生路才是,恰时出来贾府时遇见了府上的一个厨子,那厨子做饭的手艺好,心思又活络,开铺子的主意其实都是他出的,我只是补了钱财,本来只是玩玩,没成想开了了这些时日,倒也渐渐将南玉斋的名声打了出去了。”

元春叹道:“真是难为你一个姑娘家了,我在宫中已听说了贾琏之事,此事皆是他被猪油蒙了心,皇上已经重重罚了他,希望妹妹心里能解些气。”

黛玉笑道:“皇上圣明,府中人又深明大义,我也没什么好气的了,娘娘放心。”

元春道:“只看这桌子稀奇,不知道今日这场晚宴要如何开?”

黛玉笑道:“娘娘稍等片刻,让我来为娘娘布置。”

随后站起身,吩咐道:“上锅底。”

命令一声声传下去,稍候便有几个婆子一人端着一口四方铜锅上来,依次将铜锅放在了桌上。

下面又有几个醋使婆子拎着碳上来,挨个向桌下面添了点燃。

元春笑道:“上面架着锅,下面烧着火,难怪叫火锅,这名字可真应景,难为你们竟然有这样千奇百怪的心思。”

说罢,又有丫鬟们端着食材鱼贯而入,将食材都按照是先排练好的放在桌上。

因为省亲宴不得太过放肆,宴会中人都不得随意离席,所以黛玉是先命人调好了酱料,依次将味碟放在个人面前。

元春的味碟里放了芝麻酱、小米辣、麻油、醋和香菜等物,等锅里的汤底滚烫起来,黛玉笑道:“我先来为娘娘涮些青菜,让娘娘试试味道如何。”

元春笑道:“有劳。”

黛玉随即帮她涮了一些青菜,放到她味碟中,然后将味碟递与她,“这是我特为娘娘调制的酱料,也不知合不合娘娘的胃口。”

元春接了味碟,夹起青菜送入口中,小米辣的辣味和醋的酸味刺激着味蕾,麻油又更添了一层麻意和香味,芝麻酱绵密浓香的味道始终充斥着味蕾,恰好中和了强烈的酸辣。

元春吃了赞不绝口:“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食物,味道也不输宫廷里的吃食。”

吃了一会饭,元春即传笔砚,到了熟悉的作诗环节。

黛玉才思敏捷,作诗作词自然不在话下,只是前世元春只命她做了一匾一咏,而今生,却让她尽力而做,于是黛玉便大展奇才。

元春对她自然又是一番夸赞。

做完诗后传了戏,看了几出戏|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后,元春便命人将赏赐之物一一发放,其余人的赏赐之物与前世没有什么分别,唯有黛玉,元春自头上拔下一根凤簪,亲自插入她的发髻。

并笑道:“美人自当配好物,咱们是一家人,以后可要多走动走动才是。”

黛玉欠身施礼,轻声应了一句。

不多时,便有太监请驾回宫,元春拉着贾母和王夫人的手,默默滚下泪来,叮嘱再三后方才起驾回宫。

大观园里这边有丫鬟婆子收拾锅具,清点完毕后还要送回南玉斋。

贾母等人少不得又拉着黛玉说些家常话,而翟南也被贾政等人留着说话,知道鸡鸣时分,众人实在撑不住困意,大家方才散了。

黛玉和翟南乘车回了宅院,连闲话也懒得说便回房睡了,怕晚上睡不着觉,命雪雁在午时叫醒她们。

冬云熬了瘦肉粥,炒了几个清淡小菜做他们的午饭,两人正吃着,外面便有人敲了门。

李石头忙去开门,少时带了一个贾府的林之孝过来。

林之孝见了两人先行礼:“给林姑娘翟掌柜请安。”

翟南忙扶起他,“您老别折煞我们了。”

黛玉笑道:“林管事可用过午饭了?”

林之孝忙道:“用过了,此次叨扰二位是为了送省亲宴所需的银钱。”

他掏出一卷银票递与翟南,“这里共是五百两银子,请掌柜的过目。”

翟南笑道:“用了多少食材我心里有数,这五百两给多了,四百两便够了。”

林之孝忙道:“这是政老爷吩咐的,多余的钱是为了感谢翟掌柜和林姑娘倾力相助,希望两位不要推辞。”

黛玉笑眯眯地收了银票,“既然如此,那便多谢政舅舅的好意了,替我请舅舅的安。”

林之孝答应着要走,翟南忙命李石头抓了几百钱给他,“我们不留您老了,您老拿着钱自去外面吃茶。”

林之孝谢过他便转身离去。

黛玉晃了晃手里的银票,笑道:“这钱转的到开心,回头再找几个游手好闲的人去外面散布消息,就说我们南玉斋承办贾妃省亲宴,得娘娘高赞。嗯,就这样说,不怕比不过揽月楼。”

翟南笑道:“你还学会打广告了。”

他看了看她头上金翠耀目的凤簪,奇怪道:“我记得你头上不曾带过这样华贵的簪子,何时打的?”

黛玉笑道:“并不是我打的,是娘娘送的,说来也奇怪,我分明是经历过省亲宴的,可这一次,总觉得娘娘对我的态度比上次更好了。”

“你当时是寄居在贾府,年纪又小,又没什么能压人的身份,贾元春自然不会太看中你,如今你是南玉斋的掌柜,名字又在皇帝的桌案上呈现过,有贾琏的丑事在前,她当然不敢忽视你,况且……”

黛玉歪头看他:“况且什么?怎么不说了?”

“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说多了怕挑拨了你与贾府的关系。”

黛玉笑道:“我和贾府的关系还用的着你挑拨?快说给我听。”

“况且你手里还有你父亲五十多万的财产,贾元春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应该知道贾府的状况,恐怕还在想着拿你手里的钱财贴补贾府。”

“你说的有道理,她现在已经是娘娘了,皇帝的枕边人,我可得小心点。”

省亲之事到此便告一段落了,黛玉果然找人散播了南玉斋得贾妃夸赞的事情,况且那日南玉斋为了宴席直接关了店,将铺子里的桌子和锅具全搬进了贾府,折腾的声势浩大,不少人都亲眼见了,所以这事有不少人都相信。

南玉斋一时风头无两,甚至隐隐压了揽月楼一头,一栋两层小楼日日爆满。

黛玉趁此机会连开了三家分铺。此时已近三月,春寒料峭,翟南又开始为城郊的百亩地忙碌。

自去年开始,他们便试种了小麦高粱和土豆红薯等,有了营养液的加持,即便是沙砾地也能高产。

翟南一次性付清给村民付清了三年的租金,雇佣留村的村民栽种农作物,他亲自参与了选种,今年除了粮食外,还加种了几十亩的番茄、生菜、桃、梨等蔬菜瓜果。

这日南玉斋刚打烊,黛玉闲着开起了直播,说起南玉斋的生意,下面突然有人说:【火锅店虽然赚钱,但是外面的人也很容易模仿,最近有别人开火锅店吗?】

一句话点醒了黛玉,她皱眉道:【还真有,揽月楼就开始模仿我们了。】

【模仿是很正常的事,大家都想赚钱,大街上的火锅店多了去了,人家要卖火锅,咱们总不能砸人家的店吧。】

【可以让人家模仿,但不要被人家轻易超越。】

【要学会创新。】

黛玉皱眉道:【怎么创新啊?】

下面七嘴八舌地讨论开——

【可以在菜品上创新,感觉你们的菜品还是太单调了。】

【吃火锅的不就那几样食材嘛,还能往哪创新?】

【万物皆可涮,食材怎么就能创新了?多加点别人没见过的菜不就行了。】

黛玉问:【还能加什么菜品?】

【深海产品。】

【海鲜。】

【我喜欢吃章鱼。】

【刚看了个土味吃播,想吃帝王蟹。】

【澳洲大龙虾。】

【皮皮虾我们走】

【一起去找男朋友】

【或者加个烧烤也行。】

【铁板鱿鱼了解一下。】

黛玉被快速刷屏的聊天框弄花了眼,“你们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都是海里的东西,黛玉姐姐想必也没见过这些,问翟南吧,建议他增加一些海鲜。】

正巧翟南在门外喊她:“黛玉,回家了。”

黛玉忙关了直播向外走。

翟南关了店门后扶她上车,她便坐在车上道:“网友们建议咱们增加一些菜品。”

翟南驾着马车,分心问道:“什么菜品?”

黛玉掰着指头道:“章鱼、帝王蟹、澳洲大龙虾、皮皮虾……”

翟南嘴角一抽,“网友是想让咱们改做土味吃播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