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灵气,懂得了灵气化为内劲,在体内传送或发力击出的方法,但他还没有储存灵气之所,当务之急,必须尽快找到丹田。

没有功法,只能再次依靠基础打坐法去寻找,但却一直苦修无果。

有一天金梓鸣发狠了,既然没有,那就干脆“想”一个出来。

他开始臆想自己脐下三寸的腹中,有一颗明亮的气珠,用意念引导外部的灵气从头顶百会灌入,然后垂直导入这颗珠子中储藏。

有时也用意念通过脚心的涌泉穴,或手掌的劳宫穴去吸收外部的灵气,导入珠子之中。

每次收功,他会想象有更多的灵气被压入这颗珠子,让它变得更加明亮和凝实。

以前打坐完毕收功时,他是将外部灵气灌入,渐渐改为用百会穴去把灵气吸进来,以此来培养百会的吸力,然后再以意念向下推送。

与此同时,想象小腹的气珠发出吸力,将头顶的这股灵气向下拉扯。

这样向下推和吸,两股力量汇合,共同推动灵气送入那颗珠子,速度顿时快了许多。

金梓鸣有强烈预感,敌人还在外面守候着,有了灵气的支撑,“虚实旋风刀”和“鞭锤”拳法都威力大增,但要对上那两人,仍然不是对手,必须继续加快修炼。

他修行得更为刻苦,渐渐地,即使不冥想,也能感受到那颗气珠的存在。

在蓄势和身体相合时,珠子会自然收缩;当发力出拳时,珠子内又会有能量迸发出去,向拳头传送。

而在打坐时,他亦能感觉到气珠的一呼一吸,它有节奏地自发鼓胀与收缩。

有了丹田这颗气珠,新的问题出现,劳宫、百会和涌泉等穴吸取的灵气太少了,能否在身体外部开一个口子,将灵气大量吸入?

他决定以头顶的百会穴来试验,在疯狂的灵气冲击下,他竟真的撕破了此穴对外的封口,犹如在黑暗中打开原本紧闭的窗户,让满天星光倾泻而入。

金梓鸣还不满足,百会与丹田之间的连线太细了,传送灵气的速度慢,效率低。

既然气珠可以想象出来,那么是否也能想象在二者之间,自建一根很粗很亮的管子,直接将灵气从百会送入丹田?

他开始不断尝试,经历了头部胀痛,面部抽搐,胸部发闷,腹部因意念过重而疼痛等。

终于在有一天,可以平静的心态,淡淡的一丝意念,就牵动大量灵气沿着自建的粗大管子导入丹田。

将修炼成果用于“鞭锤”拳法,他将由腰部驱动,改为用这颗气珠带动,以竖立的部分管道输送灵气,果然发现身形更加圆转,出拳的穿透力也大幅增强。

这就如同把丹田、胸、肩、手这条弯曲的连线看作一只软笔,丹田则是握笔之手,以其催动拳法,与提笔写字如出一辙。

而招式的动作多为开与合的组合。

当为开时,可以意念引导灵气从丹田到达拳头;

为合时则只需意守丹田,后者便会自发将体内散布的灵气吸纳回来。

如果丹田所在的腰部为磨盘,那内气便是磨盘上缠绕的钢索。

钢索可以拉着磨盘转动,磨盘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旋转,将钢索沿切线击打出去。

眼下灵气和丹田都有了,贯穿百会和丹田的管道也有了,且懂得了内气输送和运用方法,便可以开始着手打通周天。

虽然在龙翔帮学的都是外家功夫,但教官传授过全身经络和穴位的识别,他凭借超强的记忆力,还一直记得。

现在他只需运行基础打坐吐纳法,引导灵气沿任督二脉运行。

一遍遍重复,直到所经穴位再无任何阻碍,内气在其中流畅运行,小周天得以轻易打通。

而要打通大周天,则需让灵气在周身经络都顺畅运行一周。

金梓鸣用了很久时间,才逐步找到十二正经,只不过还未能冲开所有经过的穴位,导致内气运行颇慢,这需要时间去慢慢打磨。

奇经八脉,除了已通的任督二脉,还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六条。

|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

他又花了不少时间,才将它们一一找到。

生死压迫下,激发他奋发图强,一次次尝试,终于能勉强让灵气运转大周天,虽然最后仅剩细细的一缕,但好歹算是通了,未来可以通过“血炼淬体术”拓宽经脉来改善。

接下来他开始琢磨,既然百会穴能成功撕开封口和自建管道输送灵气,那么是否所有的穴位都能这样呢?

十二正经两侧有六百一十八个穴位,任督二脉上有五十二个,经外穴还有一百六十个,总共八百三十个穴位。

如果都和丹田建立直接通道,相当于全身任何地方都可以吸取外部灵气,为丹田输送能量,想到这里,他自己都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