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初为什么想要修行?”

被裴文德这么一问,灵祐禅师明显愣了一下。

“其实我最初只是想给家里减轻点负担,所以才在杭州龙兴寺受戒出家的。”

这个理由很真实,也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国情。

有官方度牒的和尚不仅可以吃皇粮,而且名下还能够有很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的田产。

所以有很多中产之家为了逃避繁杂的赋税徭役,通常会把自家孩子送去当和尚,或是把自己名下的田产挂靠在寺庙名下。顶点言情

反正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多一个身份就多一条出路,那些子嗣较多的家庭在这点上可以说是想的很开了。

只是,灵祐禅师终究和那些单纯混个身份的“出家之人”不同。

他在出家的这段日子里是真的在研习佛经、学习佛典,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间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在龙兴寺修行的那段日子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难道我这一辈子都要被困在一间小小的寺庙里,过着能够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吗?”

“我不想这样,我想见识一下更广阔的世界,我想活得比任何人都要久、见识更多我从未见过的东西。”

“这就是我入道的契机,亦是我长久以来修行的动力。”

灵祐禅师毫无保留的诉说着自己曾经入道的契机,就像他师父曾经讲述自己入道的契机一样。

“等等,我怎么听着好像又有些不太对劲呢?”

在认真听完灵祐禅师的讲话之后,裴文德忽然意识到自家师父这一脉好像和自己想象中佛家有所不同。

不说和正统主流的嫡脉禅宗相比,就算是某些密宗分支,在理念上似乎也没有自家这一脉那么的……随意?

“师父,你不是说咱们是天竺密修的苦行僧一脉吗?”

“但我怎么感觉你说的这些东西有点像道家的思想?”

“特别是追求长生这一点,这不是典型的道家思想吗?”

哪怕就是从未接触过任何正经道教门派的裴文德都知道,“长生久视”是绝大多数道家修士的理念。

和佛家提倡的“普度众生、轮回转世”根本没有一丁点的相似之处。

“所以我才说我这一身本领‘绝大多数’来自于苦行僧一脉,而非‘全部’。”

“事实上真要算的话,为师这一生所学极杂,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算哪个宗派分支。”

“不过要说到对为师影响最大的,当属洪州百丈山的怀海禅师。”

说到这里的时候,灵祐禅师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才继续平静的说道。

“更何况道家、佛家、甚至儒家,只要对吾辈的修行有利,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吗?”

最初的密修苦行僧肯定没有“长生久视”的概念。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来生和业报,并不奢望此身长寿。

可在传入中原这么久之后,当初的那群密修苦行僧早就死的差不多。

流传下来的修行之法经过数代衍变,自然也就融入了一些道家、儒家、阴阳家、甚至法墨杂家的思想。

这是自然规律的演变,是任何一位有野心的后进者的必经之路。

搏百家之长、成一人之道,方是一位真正的入道者该做的、能做的、也是必做的事情。

“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动的,我们的修行之法自然也是如此……”

“前辈无法抵达的‘终点’,才是吾辈后继者将要攀登的‘顶点’。”

灵祐禅师平淡的语气中充斥着裴文德从未见过的狂傲、自负,那骨瘦嶙峋的身体在这一刻也仿佛高大了起来。

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令裴文德不由得想起了目莲寺时的慧寂,那时候辟易群魔的慧寂似乎也有着某种相似的狂傲。

“看来你会收我和大师兄当徒弟,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明明是一番在正常人看来大逆不道的话,在灵祐禅师嘴里却好像只是一种稀松平常的现象一样,这也就难怪裴文德这么吐槽自己的师父了。

比起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裴文德,灵祐禅师现在的表现才更像是一个真正的“穿越者”。

再联想到大师兄那经常性的口出狂言,裴文德骤然惊觉,自己这一脉的狂傲与自负似乎是一脉相承的?

……………………………………………………………………………………………………

同庆寺,那间并不算大的藏经阁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裴文德印象中狂傲、自负的慧寂,此刻正苦哈哈的抄着藏经阁内的各种书籍。

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佛典道书、儒法杂家、甚至于某些野史传说,其内容之丰富一点都不逊色于某些大家族的藏书。

而慧寂现在正在做的就是翻阅、抄录这些堪称孤本的典籍,以众家之长完善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

毕竟慧寂不是裴文德那种还没有入门的萌新菜鸟,他已经把普通修行者要走的路已经走过一遍了。

见识过这一路上民不聊生的黎明百姓、了解了当今圣上坚决灭佛的决心……

本就天资聪慧的慧寂决定破戒而出,从零开始重走修行与人生之道——修行者入世不干出一番事业,又何必入世修行呢?

“小乘佛法只能度己,可大乘佛法就真的能度世人了吗?”

眼眸中闪过不甘与思索的神色,慧寂觉得自己将来或许要去一趟长安的慈恩寺。

那里有玄奘法师留下的大乘真经,就算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也一定能够解决自己心中的某些疑惑。

“世俗的革|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新,必将起于世俗……”

像是忽然感受到了什么一样,正在抄写经文的慧寂扭头望了一眼裴文德所在的位置。

“寻找道路与方向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何让正确的思想广泛传播才是最重要的。”

“入道难,传道更难!”

如此思索着的慧寂不由的想起了之前与裴文德的某次聊天,恰巧就聊到了该怎么样不着痕迹的传播自己的观点。

“我注六经、六经我注……”

“用那小子的话来说就是,扯虎皮、拉大势、夹带私货,用‘政治正确’来输出自己的观点。”

顶点言情为你提供最快的青蛇之法海佛缘更新,第四章 搏百家之长、成一人之道免费阅读。ss23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