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下,是王光勤他们的第三故乡了。定居不久,街道保长来店里说:“王光勤,请你帮忙做一件事。”

王光勤说:“保长先生,什么事呀?只要我能做到的你尽管说。”

“你知道吗?我们东下街上的脏是左近闻名的,请你帮忙包干打扫一处。你和朱金生两人,他包西头你包东头,从街心老虎洞为界,两段差不多长。行吗?”

“你为什么叫我们包干扫街?”

“因为你们两人都是近年来东下的‘外来户’,只有请你俩作点贡献了。对不起,丑话讲在前面,我们街道管理部门很穷,没有钱付工资,只能是义务劳动。”

“行行行,”王光勤为了在东下扎根,他只能逆来顺受,任劳任怨,答应了这个苦差事。

东下街面是两个“之”字形拐弯,街面狭窄,只有两米多宽。正街心一段,用鹅卵石嵌着路面,两旁有条石台阶。因多年失修,石块脱落,地面坑坑洼洼的不好扫;街两头没有铺石块,尽是泥巴街。每逢雨天,水排不出去,走路人多,你走来,他趟去,成了黑泥浆池。多深的烂泥带到台阶上、店堂里,弄得一塌糊涂,成了有名的烂泥街、臭水池。再加上各种垃圾混和在里面搅拌着,遇上天热,臭气冲天。因此有“走遍天下,最脏是东下”的说法,确实如此。

王光勤接受了扫街这个差事,觉得委屈,好端端的低人一等。但是他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去做,而且必须做好,不能让别人说三道四。

他把扫街的时间安排在天亮前,一则白天要营业,没时间;二来趁早街上没有人,好扫些,也不丢人。夏天三点起身,冬天四点开始,扫完了回来再烧早餐,送孩子上学,这样都不误事。

这事儿说不清,好事能变坏,坏事往往也能变好事。王光勤每天起早劳动一阵,既呼吸了新鲜空气也锻炼了身体,觉得挺舒服的。对于一天的站店很有好处,并且另外还有些收获。他把垃圾中的甘蔗皮,杂草,树枝捡回来做柴火煮饭,饭香;把菱角壳,花生壳等用来生火盆,火旺;同时纸匣子,碎玻璃,烂铁皮等废品还能变钱。有这些额外的收入,尝到了甜头,他反而乐意干扫街的事。

黄竹林说:“别再捡了,丢人!”

王光勤说:“不丢人,不偷不抢,大家都知道我是做扫街的义务劳动。如果我混穷了,再去拾荒,人们定会讥笑我。而今这样做我正大光明。”

“别那么阿0精神吧!”

“卖柴火喽,老板娘,要柴火吧?”卖柴的来了。

黄竹林说:“不用了,我们自己有柴火了。”

“不种田,不上山砍柴,哪来的柴火啥?”

“谁说我们不上山?一天去一趟山呢?”竹林笑着,卖柴的弄不懂只得走了。

从此以后,王光勤一直做街道清洁工。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美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向那刚刚苏醒的大地洒下道道绚丽的光芒。江南的平原、丘林、河流、树木都笼罩在它的霞光里,美丽得使人瞠目。

经过一夜的拼搏解放军战士终于在天亮前顺利地渡过了长江天险,登上了万紫千红的江南岸,南京解放了。很快皖南山区也解放了。

在那锣鼓喧天的迎解放队伍里,王光勤和黄竹林两人都做了新衣高高兴兴参加了秧歌舞队,热烈迎接解放军。女秧歌队队员头戴花方巾,腰系红绸带,两手牵着红绸,走三步退一步,排在前头,唱:

|56 56 16 1-|51 65 32 3-|

|36 53 21 2-|25 32 16 1-|

后面男子秧歌队紧跟着来了,他们也头扎红巾,腰系红绸带,走三步退一步,装出一付娘娘腔,唱着:

嗨啦啦啦--嗨啦啦啦--

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

锣鼓打得越紧,秧歌队跳得越来劲。两旁看热闹的姑娘们在秧歌队的小伙子大腿上拧一把,惹得大|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家哈哈大笑。欢迎场面十分热闹。

皖南山区也解放了。从此竹林他们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夫妻俩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1953年冬月,东下街来了扫盲工作组,在农村和街道帮助群众扫盲,这是一件大好事,人们十分欢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