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初出茅庐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犹如握在手中的一枚硬币,一面印刻着“物质”两个字,一面闪耀着“精神”的光芒。不论失去了哪一面,都是无法想象的。如果那样,我们的生活将成为畸形的人生,其结果也不能为自己所接受得了。

第一章名落孙山 一九八零年,初夏。

这是一所只有用钢筋水泥架构而成的校门建筑而没有围墙的中学。在漆成白色的校门上方,横排着镶嵌了鲜红色的正楷字:南疆市第六中学。

南疆市第六中学位于市西南角城郊结合处的地段上,建在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土岭上。在市街区五一大道的中段上,向北拐进一条不太宽而笔直的用沙石铺成的道路,它大约有三、四百长的路程,尽头之处就是这所学校的大门口。由于学校附近都是星罗棋布的工厂、企业,故而这所中学的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工人家庭的子女。此外,有一小部分学生来源于街道居民区和市郊农民的家庭。

走进校园,一片翠绿的景色。放眼望去,只见着宽大而空旷的操场,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的相思树林。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拥有二十四间标准教室的白色四层教学大楼。沿着林荫小道往学校的深处走,在树林中整齐规则地排列着十几栋红砖红瓦的平房。这些地方是学校的办公室和教职员工的宿舍。

在夏日耀眼灼人的阳光直射下,整个校园仍然淹没在一片翠绿色之中。这天上午十时许,高中二年级文科(1)班的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毕自强坐在教室后排靠右边的位置上。他手里拿着钢笔,两眼盯着讲台上的黑板,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毕自强的同桌名叫叶丛文,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正低着头偷看着搁在书桌抽屉里的一本厚厚的小说呢。

毕自强和他的同学们正面临着夏季高考的来临。

虽然南疆市第六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但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每年文、理科都有五、六个学生考入高校,在市内普通中学的|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升学率中也算不错的学校。当时高校招生的比例极少,竞争相当激烈而残酷无情,参加高考犹如“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这一时期,六中和其他中学的做法一样:高中各年级分为文科类和理科类,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各构架成一个重点班,即所谓的“尖子班”,由学校最好的老师负责授课。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要参加高考了。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次作文讲评课。”站在讲台上的李祖明老师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说道:“不久前,一位叫潘晓的女青年给《中国青年》杂志社写了一封信,信刊登出来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围绕着‘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为什么’而展开的大讨论。我曾要求你们找一些相关的文章来读,并布置了作文题《让青春闪耀着理想》。作文我都批改完了。看来,大多数同学都写得不错,这说明同学们对‘人生的意义’这个大问题,都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

讲台上的李祖明老师,瘦高个子,戴着一副镜片很厚的眼镜,两鬓斑白,皮肤粗糙,有些驼背。他今年四十五岁,而外表比实际年龄却要苍老许多。不过,他讲课时那流畅的语言与合拍的手势,都充分表明了他还是很有激情的。

学生们都知道,校园里原来有一个叫“李老头”的勤杂工。那是一个头发花白凌乱、总是戴着缺了一条腿的近视眼镜,整日里穿着一身灰色破旧帆布衣服的人。十几年以来,他一直在学校里负责扫马路,清楼道、擦窗户、洗厕所,还兼做一些搬扛运送杂物的活儿。那时候,这个“李老头”从来不多说一句话,即使与人说话也是“啊”、“嗯”、“是”的应答式。他平时总是不紧不慢地干活,动作显得非常机械,走路也是一副低垂着脑袋的样子。他没有家室,一个人住在学校教职工宿舍的一间简陋的不足十平方米的平房里。到了一九七八年秋季开学之际,高中一年级文科(1)班的同学们惊讶地发现,站在讲台上的语文老师竟然是“李老头”。

原来,二十年前,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的李祖明就是这所中学里的语文老师了。一九五七年,二十出头的他被划为“右派”,就地劳动改造,同时也被剥夺了讲课的权力。文革中,右派属于“黑五类”分子(注:简称“地、富、反、坏、右”),除了召开大会被所谓的革命派揪出来批斗外,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学校的后勤科监管下劳动改造。如今,重新走上讲台的李祖明老师,以其政治上获得“第二春”的心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很快便以才华横溢的讲课赢得了文科(1)班同学们的敬重和爱戴。

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里,李祖明老师选读了班上一些同学此次作文写得好的段落,分别给予适当的点评和称赞。毕自强的同桌叶丛文的作文首当其冲得到了老师的赏识。

“你呀,真行!”耳边听着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朗读着叶丛文的作文,毕自强对叶丛文竖起大拇指,低声地说道:“真不愧是咱们文科班的文魁。”

“告诉你,”叶丛文微笑着侧过脸来,他的头靠近毕自强耳边,语气诙谐幽默地说道:“我爸常说,‘天下文章一半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啦。”

“哈。”毕自强哑然失笑。

在高中近两年的时间里,叶丛文写的作文每次都是语文老师赞赏的点评对象。或许这与他课余时间喜欢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不无关系。这里暂且不说叶丛文《让青春闪耀着理想》的这篇作文如何描述和表达了自己崇高的人生愿望,以及那种激扬着一种时代青年的进取精神。而就在这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改变和发展,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念正在被打开裂缝,渐渐扩张,以至在后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终于被彻底打碎。然而,新时期人生价值观念的建立,又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社会现实环境里,陷入一种非常复杂矛盾的状态之中,从而造成了人们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思想上的极度混乱。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毕自强所在的高二文科(1)班,一共有四十八位的同学。其中三十位男同学,十八位女同学。廖明超担任班长兼副团支部书记。他头脑聪明灵活、能说会道,具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在同学中极有人缘。而且,他各科目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吴燕玲担任副班长兼任团支部书记。她外表给人一种柔弱文静的感觉,头脑冷静,极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她看起来是一个很随和、温柔的人,可一旦在重大的问题分歧上,却是一个很不容易通融的女性。班委会的成员还有学习委员秦玉琴,文体委员刘云峰,劳动委员何秋霖。此外,还有各学科课目代表:政治课目代表魏振国,语文课目代表叶丛文,历史课目代表毕自强,地理课目代表郑红军,数学课目代表黄月萍,英语课目代表许兰英。至于当时是怎样选举出来班委会成员,那早已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科(1)班班委成员的这十一位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全班同学们公认的一流水平,可谓是重点班中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尖子生。

这天下午五点十分,学校放学的铃声响了。

一下子,学生们从教学大楼各层的各个教室里一起蜂涌而出,楼道里全挤满了往下跑去的人。不一会儿,学校宽大空旷的操场上就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你喊我闹、蹦跳追逐的男女学生。学生们高矮不一,大多数人都穿着白、黑、灰、兰、绿等各种冷色调颜色的衣服。由于各个年级的学生们在校园里毫无秩序地乱窜着、胡乱走动着,又加上不同音调的乱嚷乱叫而形成的噪音此起彼伏,整个学校的空间都在此时此刻真正地体现了一种混乱不堪的场面。

高二文科(1)班的教室在四楼。下课后,只见毕自强、廖明超、刘云峰、何秋霖凑在一起说着什么。随之,一个个鱼贯般地走出教室的门口,一边有说有笑,一边快步走下楼梯。四个人各自甩胳膊踢腿地结伴向学校的足球场奔去。

他们四个人本是校高中足球队的队员:刘云峰的身材最为高大,百米跑的速度是十一秒八。在场上是队长,踢的是中前锋位置。何秋霖个子不算太高,但他身体结实不怕摔,脚下盘球过人的功夫纯熟灵巧,踢的是左前锋。毕自强长得看似一个白面书生,实则是体格强健,耐力惊人,球技全面。他踢的中场位置,上场后经常是“满场飞”。廖明超出手快捷,弹跳力好,是一个身体动作反应机敏,脑子灵活的守门员。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他们四人曾与理科班的足球好手组成校足球队,参加过南疆市一年一度的夏季中学生“三好”杯联赛。因为整个球队整合在一起训练时间很短,队员之间始终缺乏默契的配合,在小组赛时连输三场被淘汰出局。球赛虽然输掉了,但是,来自文科班的这四名学生从此结下了兄弟般的友情。按廖明超的话说,正是:“古有桃园三结义,今有绿茵场上四豪杰”。

实际上,学校的足球场早已成为一块缺失草坪的烂泥地了。那两边的足球门框根本没有丝网,就边那木制的门框架也在日晒雨淋中显露出斑驳腐朽了。有一边的门框架歪歪扭扭,似乎一碰就要倒掉的样子。每天下午放学后,学校各年级各班爱好足球的男同学,大都会自觉地来到足球场上,一帮人先用几个足球冲着球门瞎踢一番。不一会儿便会有人出来吹哨子集合场上的众人,先是挑出两边的主帅,再由这两个主帅轮流着点名要自愿上场的人,俗称“分边”。今天,这场足球赛的两边主帅,一个是毕自强,一个是刘云峰。吹哨的裁判抛出硬币,结果是刘云峰胜出,可以由他先点名要人。刘云峰先要了廖明超,毕自强就要了何秋霖。两个主帅我点一个,你指一个,很快就把场上来踢球的人都“瓜分”完了。最后,毕自强这边还少一个人。怎么办?毕自强抬头朝远处望去,一眼就瞧见叶丛文正在场边的一颗相思树下踱步背书。于是,他手往那儿一指:“就他了!”

“哈,‘四眼’会踢球吗?”刘云峰心里暗自好笑,冲着毕自强晃着三个手指,说道:“呵,今天非要灌你们一个三比零。”

“去,你少吹牛了。”毕自强挺胸叉腰,也不可客气地回敬刘云峰,说道:“哈,有本事就使出来好了。”

“哼,等着瞧。”

两边主帅都各自归队。叶丛文被毕自强带哄连劝,强拉硬拖地来到球门框前。哨子一响,一场足球赛开始了。叶丛文还想说干不了这差使,毕自强已经冲到前面去了。整场比赛双方都踢得勇猛凶悍。绰号“四眼”的叶丛文充当了一次冒牌守门员,并手忙脚乱地挡住了好几个必进的险球。为此,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使这场赛事最终二比二踢平。

“呵,四眼,”比赛结束后,毕自强缓步来到叶丛文跟前,夸奖地说道:“守门表现不错嘛!”

“老毕,我上你的当了。”叶丛文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皱着眉头,指着自己脸上右边的镜框,诉苦道:“你看,镜片都碎了。”

此刻,夕阳西下,满天彩霞。足球场上的人们都纷纷散去,毕自强和叶丛文还坐在球门框前的泥地上休息着闲聊。整个中学时代,这是叶丛文唯一参加过的一场足球比赛,同时又是毕自强结束高中时代的最后一次踢球。高考的日子近在咫尺。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是高考的“冲刺”阶段,学子们只有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去复习功课了。

“我说,明天就要进入总复习了,”叶丛文用衣角擦着眼镜上的另一只镜片,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呀。”

“我早就想好了,自古华山一条路,”毕自强手扶着门框从地上站起来,伸直了腰,昂然地说道:“我非考上大学不可!”

“嗯,我也是,”叶丛文起身在毕自强面前把右手握成拳头,说道:“要相信自己,才能超常发挥。老毕,一起努力吧!”

当年的高考就像是一堵厚厚的墙。一旦撞倒它,你的面前就会展现出一片光明前途,你的人生就能走在一个平坦的大道上。对每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未来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的学生对此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毕自强和叶丛文就是其中的两个人。

八月末的一天,高考发榜了。

学校里的宣传栏贴出了大红喜报,上面公布了学校当年考上大学、中专的名单。理科类有四人考上大学、九人考上中专。文科类三人考上大学,四人考上中专。此时,学校还在放暑假,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太多,每天只是不时的有毕业班的一些学生单个或结伴来看发榜的结果。

文科类考上大学的三名是:

廖明超,省财经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叶丛文,省师范大学中文系。

吴燕玲,省师范大学中文系。

文科类考上中专的四名是:

何秋霖,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刘云锋,省人民警察学校。

魏振国,省银行学校。

黄月萍,省商业学校。

毕自强以五分之差没有上本科录取线,他因一心想上大学而没有报考中专,故而名落孙山。